本期摹客專訪的對象是設計師Kane_D,Kane_D是一位資深用戶界面設計師,也是Dribbble 人氣設計師,專注UI和交互設計。
Kane_D在設計行業深耕五年有余,每一年都在設計領域有很多新的想法與總結,Kane_D根據自己多年的設計經驗總結出了很多優質的設計方法論,并把自己的設計經驗分享出來,幫助很多的UI/UX設計師更快地達到自己的目標,大家也因此更喜歡稱他為小凱老師。
以下是本次摹客對小凱老師的簡短采訪,見賢思齊,希望小凱老師的分享能讓你有所啟發,在用戶界面設計中不斷學習提煉,更早成長為一線互聯網設計師~
在互聯網教育公司做設計,在我看來和其他行業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同,因為UI設計的底層能力是跟行業沒什么太大關系的,只不過是面對不同的用戶做不同的產品設計而已,只要能深入的了解業務就可以啦。
第一份在老家一家傳媒公司做設計實習,當時什么都做,天天求著前輩帶我。但是蠻尷尬的,可能是由于公司小或者是設計師能力也不是很好,所以并沒有學到什么太多的東西,所以我后面就完全自學和練習了。至于對職業生涯影響,就是直到現在我都認為人應該靠自己而不是靠別人,只有靠自己才不會有別人辜負你。
每一年都會對UI設計有一些新的理解,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覺得UI設計就是好看的界面,再后來覺得好看只是最基本的要求,UI結構合理、可用性要沒問題才可以…現在覺得UI設計就是理性的藝術,做的時間越久,越覺得UI設計越來越復雜,對設計師的綜合能力要求超高,真正的是淺入深出吧!
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久,我相信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設計方法論。如果從單純的界面視覺來說,很多設計師都做的不過關,很多都會有版式問題。我建議大家可以看看平面版式設計和網格系統的書籍和作品,將這些平面設計系統的知識融匯貫通到UI設計,這會對UI設計有很大的幫助。
任何人很難對一件事長期保持熱情,首先要保持對設計的興趣,其次還是要喜歡,享受做設計的過程和結果。另外設計是專業更是職業,通過設計能帶來經濟收入讓生活變得更好,我相信這也是支撐任何設計師繼續下去的一個重要理由吧。
UI設計要比交互設計的歷史久很多,所以現在仍然有很多的公司交互都是由UI設計來做的。
相同點:我覺得兩者都需要有很好的美學素養、邏輯結構、版式設計、良好的溝通和團隊協作等能力。
不同點:我覺得兩者的側重點首先不同,UI設計傾向于視覺和框架結構的合理展現,而交互更傾向于用戶分析、交互建模、產品結構、數據分析等等。
以上就是本次對小凱老師的簡短采訪,小凱老師也有開設專門的個人設計公眾號和知識星球分享他的設計經驗,并邀請了來自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公司優秀設計師加入分享更有價值的信息與內容,如果你需要設計資源、設計方法論、設計打卡、設計思考、設計工具、問題解答,可以關注小凱老師哦~ 微信公眾號(kane_notes)
感謝小凱老師接受摹客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