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規劃作為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職責之一,是每一個產品經理職位JD中必有的關鍵詞。作為一門較為高階的產品技能,產品規劃是產品經理職業長期發展中必不可能繞過的重要一環。不管你是產品小白還是產品大拿,都需要對其建立足夠清晰的認識,并在工作中落實。
產品規劃究竟是什么?包含哪些工作內容?如何做好產品規劃?今天,筆者斗膽基于自己的產品工作經歷,為大家梳理一下我對產品規劃的理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簡單來說,產品規劃是基于各種調查研究、信息收集、材料分析,以形成對產品的前瞻性考慮,并以此指導符合產品未來發展的具體目標、功能、設計、運營及市場方案。
這項工作會貫穿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在產品的不同階段,產品的成長進度、用戶體量、市場環境都會發生改變,產品規劃的工作重心和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從0構思一款產品時,產品規劃要盡可能長遠地預測產品的發展軌跡,更多會從組織目標、市場潛力、宏觀需求進行綜合性的思考;而當產品面世后,在常規的迭代過程中,則要根據具體的用戶反饋、階段性的產研節奏做好中短期的產品規劃。
總的來說,產品規劃是屬于偏宏觀層面的一項工作,不會過多關注產品設計的細節,因此只有產品能力過硬,且對產品、業務有足夠掌握的人才能勝任此項工作。
產品規劃是一項重要且不簡單的工作,要做好產品規劃,那么首先需要明確產品規劃需要做什么。所謂規劃,本質上就是基于既往的實際情況,對未來做前瞻性的思考和考量。說得更簡單一些,就是分析過往,計劃未來。而落實到實際工作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大步驟。
開展任何一項工作之前,我們都需要明確,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如果目標不明確,那么就可能導致工作方向不準確確,產出結果出現偏差甚至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情況。產品規劃這樣的綜合性工作更是如此,明確目標就是要先定個大基調,確保產品規劃工作不跑偏。
具體來說,還是要從階段性的組織目的與用戶目標來綜合考慮。比如當一款公測階段的產品收到許多負面的用戶反饋時,如何對產品進行優化、提高產品質量與用戶體驗就是產品規劃的主要目標。而當團隊存在營收壓力,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銷量時,那么我們可能就要暫時放緩產品常規功能的迭代考慮,而更關注市場側的需求,如何更好地配合營銷推廣就是我們需要通過產品規劃來回答的問題。
產品規劃工作最重要、工作量占比最大的部分即調研分析,調研和分析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調研主要是指通過各種調查手段主動獲取各類信息和數據,如通過競品分析了解競品動態,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市場動向,通過用戶調研收集需求與反饋。分析則側重于通過已有的資料進行分析工作,如從需求池中篩選出高優先級的內容,通過埋點數據得出產品運營狀態。
合格的產品規劃需要系統地考慮各個維度,以形成全面的結論。通常來說,調研分析需要涉及以下方面:
(1)市場分析:通過了解產品的市場表現、收集行業市場動態、聽取市場同事的意見,以形成綜合的市場認識,并對市場側的問題與需求做出及時有效的響應。
(2)運營分析:分析產品的各項運營表現,如新增、活躍、留存等。運營數據作為最能直接反映產品質量、產品力的指標,其重要性不必多說,即使不做專門的產品規劃,也需時時關注。
(3)競品分析:通過了解競品的產品迭代情況、運營動向以及市場舉措等信息,對其形成全面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動作。
(4)用戶調研:通過各類研究手段收集用戶的反饋,了解用戶對產品的評價,挖掘用戶的深度需求。常見的用戶調研方式有問卷、訪談、可用性測試、焦點小組等。
(5)產品分析:以上方面都是基于外部信息的調研分析,產品分析更多是指團隊內部對產品的自發分析。通過自查自檢的方式,可以找出許多普通用戶很難發現或不會主動反饋的問題和需求,尤其是用戶體驗相關的部分。
有價值的產品規劃工作,不能只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理解和認識,更需要產出可見的文檔、資料。一方面,形成書面的結論可以迫使自己對產品分析的結果進行總結、檢查和整理,避免只停留在粗略的、難以落地的想法。另一方面,產品規劃必須要對團隊工作有指導意義,上級領導以及開發、市場及運營的相關同事都可能需要了解相關的結果。
產品規劃的結果并不拘泥于形式,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傳達。對于涉及市場、運營相關的部分,可以通過文檔、表格、PPT來與相關團隊成員進行溝通。而與產品開發相關的部分,則主要基于原型項目、思維導圖等內容來予以呈現。
在開展產品規劃的過程中,除了必要的步驟與內容,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數據驅動:定量分析是最可靠的分析方式。即使產品工作在離不開同理心和感知力的同時,也必須尊重運營數據、市場數據,并對其足夠敏感。以數據驅動產品規劃的各個環節,還可以讓工作成果更具說服力,使團隊成員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觀點,更好地推動工作進度。
(2)信息同步:正如上面多次提到,產品規劃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它從產品、運營及市場等各個領域中來,最終也要應用到這些領域中去。因此,好的產品規劃必然是需要群策群力的。如果沒有做好信息同步,則可能導致在調研分析期間缺少關鍵的數據和資料,影響分析結果;也可能導致分析結果無法對其他成員的工作起到應有的幫助。
原型設計作為產品經理最基本的工作內容之一,在進行產品規劃的工作過程中也發揮非常大的作用。主要分為兩方面。
產品經理與用戶進行溝通的前提是用戶對產品進行過使用與體驗,并對產品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對于常規的意見與需求的收集,基于實際的應用軟件來進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對于一些還處于構思階段,尚未上線的功能,則無法通過軟件來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原型項目就非常有用了。
產品經理可以通過原型項目,將產品界面與交互設計表現出來,最大程度地模擬軟件的使用功能、流程,讓用戶能直接地對產品、功能進行體驗,從而得到更真實的感受,并以此收集用戶的意見和反饋。這就是用戶調研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可用性測試。
當使用原型項目進行可用性測試的時候,需要確保原型項目的交互效果足夠完善,否則可能導致產品功能的使用體驗的還原度不夠,影響用戶的感知結果。交互設置是由觸發源、交互目標、觸發方式、動作及效果來組成的,每個要素都對交互效果有直接影響。因此,想要制作滿足可用性測試要求的原型項目,需要使用支持完善交互設置的原型設計工具來完成。
這里我以國產原型設計工具摹客RP舉例,這款工具在國內的設計工具中,提供的交互能力是足夠全面和細致的。我們在進行交互設置時,需要將一個交互效果的各個構成要素清楚地拆分,并準確地進行設置,這樣才能方便我們進行制作與調整。例如用戶在可用性測試中,覺得一個按鈕的懸停效果欠佳,那么我們可以對相關效果的觸發方式“鼠標進入”“鼠標離開”,以及相關的屬性樣式變化進行一一排查及優化。有的設計工具提供的交互功能過于簡單粗暴,不支持對圖層單獨設置命令及詳細參數,會導致我們對交互效果無法進行精確地調試。
在產品規劃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原型項目在表格、傳遞信息上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與運營、市場等非產研部門的團隊成員溝通時。大家在工作中比較容易出現的情況是,對于那些對產品及研發工作不太熟悉的同事,只采用口頭或文字的方式進行溝通,導致信息傳達不到位甚至出現偏差,進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在這一方面,不僅要注意通過原型項目來輸出信息,也需要盡量通過原型項目來接收必要的信息。同樣是進行跨部門協作時,運營、市場同事對產品的需求有時可能不太具體、難以落地或是很難闡述清楚。這個時候,以原型項目來提需求、出方案會大大提高團隊協作效率。盡管制作原型項目會花費額外的時間,但它絕對是ROI相當高的工作。
在使用原型項目進行團隊溝通時,原型項目的交互效果就不再是必須的了。制作相關的原型項目更應該關注產品界面與功能策略、流程、邏輯的表達。此時可以使用備注功能來對頁面、圖層添加說明文檔。也可以通過流程圖等內容來梳理復雜的邏輯與流程。
為了能更好地進行原型項目的評審、發表并收集意見,也建議大家選擇能支持一鍵分享,提供評論功能的原型工具,以最大程度確保工作效率以及協作的流暢度。
實際上,廣義的產品規劃工作是每個產品經理日常都會有意無意參與到的,只是大多數時候并沒有系統性地去實施,甚至并沒有將產品規劃作為一項需要周期性開展的工作。無論你在產品經理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我都建議大家重視產品規劃,掌握產品規劃的方法論,并主動做相應的思考。
更重要的是,產品規劃是一項非常需要結合實際、靈活開展的工作。多想多做,才能建立自己的產品規劃思維體系,不斷提高產品規劃的工作質量。